易奇官网-活动

日结工如何从被动维权转为主动维权

日期:01-09

在未能达成和解的情况下,潘静于2024年1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赵燕赔偿其医疗费用及伤残赔偿金等共计人民币十万元。

5月27日,首次庭审举行,赵燕的代理律师以双方不存在劳务关系为由,驳回了潘静的赔偿要求。由于潘静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双方存在雇佣关系,其诉求难以获得法院支持。

探究维权困难的原因,山东文康(上合示范区)律师事务所的匡海涛律师指出,日结工维权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雇佣双方未建立明确的劳务关系,一旦发生维权事件,难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微信图片_20250109171634.png

胶州市“零工社区”的务工人员赵新拥有超过30年的零工经验。他介绍,日结工的从业人员涉及多种行业,主要集中在电焊、力工、瓦工等工种。通常情况下,建筑工地、装修装卸队伍等承包人员在市场上招募工人,双方口头约定薪酬待遇、工作时间和内容,达成一致后立即开始工作,工资以日结为主,过程中不签订任何劳务合同和协议,也不购买相关保险。

赵新在从业过程中也遇到过拖欠工资的情况。他回忆道,曾有一室内装修项目,约定每日结算工钱,但装修完成后却找不到包工头。赵新曾尝试向业主追讨工资,但业主以“并非直接雇佣”为由拒绝支付。由于当时信息资源匮乏,不知如何维权的赵新只能自认倒霉。

匡海涛律师介绍,早年零工市场中完工后找不到雇主的情况并不罕见。长期以来,零工市场采用“即招即走”的模式,不签订劳务合同、口头约定、不核实雇佣双方身份,已成为零工市场的用工常态。一旦发生维权纠纷,务工人员因无法提供证明双方关系的证据,维权之路往往陷入僵局。由于日结工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水平较低,法律意识不强,发生纠纷后往往不知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甚至有人因担心“引起更多麻烦”而选择“息事宁人”。此外,由于缺少雇主身份信息,加上零工市场招工的雇主多为经过多次转包的个人,流动性大,寻找难度高,长时间的找人成本使得务工人员望而却步。

因此,日结工在发生工资拖欠、工伤事故等维权事件后,若涉及金额不大,通常不会追究或维权,导致合法权益受损。

对于日结工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维权,匡海涛律师指出,即便没有书面劳务合同,日结工的权益依然受到法律保护。日结工大多属于临时性、短期的劳务关系,即便双方未订立书面合同,仅通过口头报价和陈述工作条件,也构成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日结工同样受相关法律保护。与劳动关系不同的是,劳务关系若发生安全事故,应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责任。

若日结工希望维权,应主动采取措施。首先,在形成雇佣关系前应签订劳务合同,并尽可能要求对方购买意外保护险、雇主责任险等保险。若无法满足上述条件,也应掌握雇主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作为日后维权的基本保障。其次,在工作过程中应留痕,及时与雇主沟通工作进度、工资结算标准等信息;若因雇主单方面原因导致工作瑕疵,应及时沟通反馈并保留聊天记录,以防雇主以工作瑕疵为由克扣工资。最后,一旦发生维权事件,务工人员应及时通过人社局劳动监察、工会法律援助律师积极维权,将个人损失降至最低。

赵新及其工友们经过多年的积累,也总结出一些维权经验,如尽量选择熟悉的包工头,开工前互相添加微信、留下手机号码,无论工期多长,必须日结工资,一旦出现拖欠迹象立即停工。开工前,也要检查工作环境和雇主的相关资质,确保在安全合规的情况下工作,避免因违规作业发生危害生命健康的安全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日结工中的农民工,国家于2020年5月1日颁布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规定“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同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责,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为弱势群体提供保障。

此外,许多地方正在不断优化零工市场环境和加大监管力度。例如,山东省青岛市建立了集中的“零工社区”,服务站点提供岗位培训、招聘信息、午餐热水等服务,并联合各级工会组织在社区设立法律维权服务点,为有需要的零工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同时,开展了灵活用工个人和单位的信息录入登记工作,持续优化零工市场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地保障零工的合法权益。